与此同时,海淀区教科院还帮助学校构建了教师发展共同体。
北京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如需报考具有艺术类专业校考资格的招生高校,需在相应艺术类统考科类合格的基础上按照高校要求报名参加校考。需要提醒考生的是,2024年起,北京全面实施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6类艺术类统考。
其中,艺术类专业统考报名与高考报名同期进行,报名时间为2023年10月25日至11月11日,包括网上提交报名申请、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和报名资格现场确认三个阶段。2024年起,24个专业不再进行艺术类专业能力考试需要提醒考生的是,部分艺术类专业招生将不需要参加专业考试。目前,北京2024年高考报名正在进行中。哪些学生可以报考艺术类专业?如何报名?10月31日,记者获悉,北京教育考试院日前发布通知称,凡符合北京市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资格条件、拟报考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的统考考生和单考考生须在高考报名过程中,同时进行文化课考试报名和艺术类专业考试报名。2024年起,高校校考不再跨省设置考点针对高校校考,北京教育考试院表示,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平艺术类专业,经批准可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
严格控制校考合格证发放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校考专业招生计划数的4倍。根据此前发布的消息,北京地区共有11所高校具有艺术类专业校考资格,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印刷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优化考生服务保障各招生单位要将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相关政策要求纳入本单位招生章程中提前公布,并充分利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本单位网站等渠道,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咨询答复等服务保障工作。
要提醒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网上确认前应到安置地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完成退役军人建档立卡信息登记,避免因登记信息不准确影响后续确认和考试录取工作。开展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调剂工作的招生单位,须严格执行调剂政策及程序。严格审核报名资格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其中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所有调剂工作均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进行,严禁招生单位直接改变考生志愿、调整计划类型进行复试录取,严禁招生单位通过其他渠道接收调剂考生。
为鼓励高校学生参军入伍,拓宽退役大学生士兵成长成才通道,教育部决定2024年继续实施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以下简称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严格执行专项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规模内单列下达、专项使用,不得调整为普通计划或其他专项计划,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的招生单位应组织调剂接受符合条件的考生报考。
加强指导监督检查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要加强对本地区相关招生单位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招生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重点加强对专项计划执行、考生资格审核、调剂组织、复试录取、信息公开等关键环节的检查,确保专项计划招生工作规范透明、公平公正。有关部门和招生单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考生报名资格审核。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若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报考条件,可申请调剂到该专项计划,其初试成绩须符合相关招生单位确定的接受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各招生单位要因校制宜合理确定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招生专业范围,在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中予以明确并对外公布。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地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考生在报名时应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有关高校招收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保送生原则上录取至与学生特长相关的基础学科专业。二是提升省级统考的水平和质量。
三是稳步提高文化课成绩要求。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2024年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和保送生招生的具体政策,包括招生专业、招生计划、报考资格审核、考试组织实施、招生录取等工作具体要求。
记者:特殊类型招生的监督制约机制有哪些?答:《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高校要建立健全多级监督制约机制,主动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检查,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协同发力。高水平运动队所有项目的体育测试全部实施全国统考,与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的体育专项考试统一组织,统一采用体育总局相关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记者:艺术类专业招生采用什么考试评价方式?答: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式,文化素质使用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能力使用艺术类专业考试成绩。高校招收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继续加大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及国家急需紧缺语种专业倾斜。就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记者: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答:2024年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人才、维护教育公平出发,统筹做好考试招生各项工作,确保严格规范、公平公正和平稳有序。从2027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3年在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要求较高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可按程序申请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由招生高校组织实施。
记者:对于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通知》提出哪些要求?答:一是进一步扩大省级统考范围。全面实施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体育专项的统考统测。
记者:高水平运动队录取对文化课成绩有什么要求?答: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对于体育专业成绩突出、具有特殊培养潜质的考生,高校可探索高考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具体办法由招生高校提前向社会公布。
此外,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各省份按照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有关工作规范,结合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合理设置省级统考科类和考试科目,优化完善省级统考考试内容、考务组织和评价机制。
其他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普通类专业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80%。畅通社会监督举报渠道,完善考生申诉复核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记者:高校保送生的保送资格和录取专业有什么安排?答:根据教育部等部门有关规定,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的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人员具备高校保送资格。保送至小语种相关专业的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小语种以外的相关专业。
根据不同专业人才选拔培养要求,大力推进分类考试。稳步提高考生文化课成绩要求,引导基础教育更加注重培养艺体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文化底蕴。
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普通类专业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严格选拔标准,引导考生理性报考。
在考试组织中严格考试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校外评委制度、考评人员回避制度、黑名单制度等,保证公平公正。未按要求公示的有关特殊类型考生一律不得录取。
对于考试组织确有困难的个别科类,有关省份可通过省际联考或考评分离等方式实施。高校可按照招生政策规定从上述人员中招收保送生,其中公安英烈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保送至公安类院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包括省级统考(含省际联考)和高校校考,根据不同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培养要求实行分类考试。对在特殊类型考试招生中有违规违纪行为的考生、高校及有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科学划定省级统考合格线,满足不同层次、类别高校选拔工作需要。记者:高水平运动队的报名资格和体育测试有何变化?答:从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报考高水平运动队。
认真执行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制度,按工作要求及时公布有关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各省份根据不同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培养需求,因地制宜、分类划定、稳步提高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
省级统考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独立或联合组织实施。2024年起,各省份省级统考对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等科类基本实现全覆盖,戏曲类实行省际联考。
卢东磊表示,今年将紧盯扭住248个省市重点项目,强化领导包保、服务专员和月调度月通报制度,确保全年完成投资640亿元以上。 [阅读]
美,是所有人的共同追求。 [阅读]
主流日照讯近日,市生态环境局收到一封来自国家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感谢信,信中对五莲县生态环境分局在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贡献表达了感谢,肯定了试点工作具有较强的开创性 [阅读]
希望新的一年能顺利一些职业 职工 这个元旦对于郑佳璐和顾珊珊而言比平时还要忙碌。 [阅读]
截至2020年底,共有航线42条,其中外贸航线11条,内贸航线31条。 [阅读]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 [阅读]
这一年,体育让城市更动感。 [阅读]
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区域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阅读]